協同電路保護方案使通信設備免受損害
在通信設備的正常使用過程中,由于惡劣的電磁環境可能造成個別元器件的損壞,導致通信設備不能正常工作,造成重大損失。為了確保通信設備的安全,通常在通信設備中設計有關保護電路。常用的保護器件按工作原理劃分,主要有過電壓保護、過流保護、過溫度保護和EMI保護等幾大類。根據實現保護的不同方法,相同功能的保護器件也有不同種類可供選用。在實際運用中,為了確保滿足設備的保護和可靠性要求,保護電路往往采用多重協同保護(多級保護)。
通信設備電路的保護
瞬態干擾的特點是作用時間極短,但電壓幅度高、瞬態能量大。在通信設備的正常使用過程中,交流電網和通信線路上會出現雷擊浪涌電壓、火花放電等EMI瞬態干擾信號。當瞬態電壓疊加在控制系統的輸入電壓上,使輸入通信設備系統的電壓超過系統內部器件的極限電壓時,便會損壞通信設備的電源;當瞬態電壓疊加在通信線路上時,瞬間高壓便會損壞信號環路中傳輸、控制的元器件。另外,由于電力線搭碰、感應,通信電路上有可能出現持續的過電壓、過電流,如不加保護也有可能損壞通信電路或器件,甚至造成火災和生命財產損失。所以,必須采用恰當的保護措施,對通信系統及設備進行防護。
通信設備電路常用保護器件與工作特性
過電壓保護器件通常有高阻抗特性,當電壓達到它的過電壓保護值以上時,就轉換到低阻抗;一旦過電壓故障消失,保護器件會返回到高電阻狀態,是一種可恢復器件。常用的過電壓保護器件有SiBar(半導體晶閘管浪涌保護器件)、TVS(瞬態電壓抑制器)、MOV(金屬氧化物可變電阻)、和GDT(氣體放電管)等。
相反,過電流保護元件通常有低阻抗特性,當通過它的電流達到過電流保護值以上時,轉換到高阻抗。常用的過電流保護器件有WHPPTC自恢復保險絲(聚合物正溫度系數)、CPTC(陶瓷正溫度系數)等,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可重置,而不像保險絲為一次性的不可恢復器件??苫謴瓦^電流保護元件的優勢很明顯,一旦過電流故障消失,保護器件冷卻后會返回到低電阻狀態。
1.過電壓保護器件SiBar
過電壓保護器件按工作原理可以分為鉗位型過電壓保護器件和折返式過電壓保護器件,常用的鉗位型過電壓保護器件有MOV(MetaloxideVaristors)和二極管,而折返式過電壓保護器件有GDT和可控硅過電壓保護器件。折返式過電壓保護器件的I/V曲線如圖1所示,它較鉗位型過電壓保護器件具有體積小和功耗低的優點。SiBar就是一種基于N型半導體的折返式可控硅浪涌電壓過電壓保護器件(TSP)。
圖1 折返式過電壓保護器件的I/V曲線
SiBar在浪涌電壓超過擊穿電壓時起分流的作用。當浪涌電壓超過擊穿電壓時,SiBar工作在保護特性曲線的低阻區,形成一個低阻通路,有效地降低過電壓。SiBar器件保持低阻狀態直到流過該器件的電流下降到低于保持電流。在過電壓事件過去之后,SiBar器件自動恢復到高阻狀態。
2.瞬態電壓抑制器
2.1.瞬態電壓抑制器的工作原理
瞬態電壓抑制器的電路符號與普通穩壓二極管相同,縮寫為TVS。它的正向特性與普通二極管相同,反向特性與典型的PN結雪崩器件相同。在浪涌電壓的作用下,瞬態電壓抑制器兩電極之間的電壓由額定反向關斷電壓VFM上升到擊穿電壓VBR,產生擊穿。隨著擊穿電流的出現,流過瞬態電壓抑制器的電流將達到峰值脈沖電流IPP,在其兩端的電壓被鉗位到最大鉗位電壓VC以下。
然后,隨著脈沖電流按指數衰減,瞬態電壓抑制器兩電極間電壓也不斷下降,最后恢復到初態,這就是瞬態電壓抑制器抑制可能出現的浪涌脈沖功率,保護電子元器件的工作過程。
目前,瞬態電壓抑制器已被廣泛應用于計算機系統、通信設備、交/直流電源、汽車、電子鎮流器、家用電器、儀器儀表(電度表)、RS232/422/423/485、I/O、LAN、ISDN、ADSL、USB、MP3、PDAS、GPS、CDMA、GSM、數字照相機的保護、共模/差模保護、RF耦合/IC驅動接收保護等各個領域。
瞬態電壓抑制器主要有反向斷態電壓(截止電壓)VRWM與反向漏電流IR、擊穿電壓VBR、脈沖峰值電流IPP、最大鉗位電壓VC、脈沖峰值功率Pm、穩態功率PO和極間電容Cj等參數。
2.2.瞬態電壓抑制器的分類
瞬態電壓抑制器按極性可以分為單極性和雙極性兩種,單向瞬態電壓抑制器的特性與穩壓二極管相似,雙向瞬態電壓抑制器的特性相當于兩個穩壓二極管反向串聯。
按用途,瞬態電壓抑制器可以分為通用型瞬態電壓抑制器和特殊電路適用的專用型瞬態電壓抑制器。如果按封裝及內部結構劃分,瞬態電壓抑制器又可以分為軸向引線、雙列直插瞬態電壓抑制器陣列(適用多線保護)、貼片式、組件式和大功率模塊式等。
3.金屬氧化物可變電阻
金屬氧化物可變電阻(MOV)是一種陶瓷元件,其應用越來越廣泛。它是由氧化鋅微粒組成的多晶半導體過電壓抑制器件,典型應用產品是氧化鋅壓敏電阻。利用其良好的伏安特性可以將沖擊電壓限制在一定范圍內。其主要技術參數有通電流能力、沖擊擊穿電壓和殘電壓。
金屬氧化物可變電阻能承受較大的電流沖擊,具有較快的響應速度,可達到毫微秒級,價格較便宜。金屬氧化物可變電阻的不足之處在于它的體積和電容值較大,存在一定的漏電流,如果質量不好,漏電流將逐漸增大甚至損壞;同時金屬氧化物可變電阻的殘電壓較高,鉗位效果較差。沖擊電流越大,鉗位電壓就越高,反復沖擊耐受能力差,它多次受沖擊后工作特性變壞,會影響到其使用效果和工作壽命。
4.氣體放電管
氣體放電管(GDT)是把一對放電間隙封裝在充以放電介質(如惰性氣體)的玻璃或陶瓷中的器件。常用氣體放電管的沖擊擊穿電壓在一百多伏到幾千伏,一旦沖擊過電壓達到沖擊擊穿電壓時,氣體放電管內的氣體電離,其由原來的開路狀態變為近似短路狀態。
由于氣體放電管可以容納較高的脈沖電流、電容較低,但脈沖電壓擊穿滯后較多,一般用氣體放電管作為第一級保護元件,常用的氣體放電管的外形如圖2所示。
圖2 常用氣體放電管的外形圖
5.正溫度系數(PTC)電阻器
實用中,正溫度系數(PTC)電阻器可用于過電流/過溫度保護的應用場合,是一種限電流固態元件。PTC電阻器在正常溫度下呈現歐姆特性,當超過一個特定溫度以后,電阻值急劇上升104~106倍。當故障排除之后,PTC電阻器能自動恢復到低電阻狀態,重新接通電路,因此使用中不需要維護。使用中,PTC元件和被保護電路串聯連接,當電路中的電流迅速增加時,PTC的電阻迅速增加,從而限制電路過電流,實現對被保護對象的保護,這一過程被稱之為PTC的“動作效應”。
PTC按材料構成又可以分為WHPPTC自恢復保險絲和CPTC兩大類,WHPPTC為聚合物正溫度系數電阻器,CPTC為陶瓷正溫度系數電阻器。WHPPTC器件是一種較新的技術,它克服了陶瓷器件的缺點,具有體積小、電容小、動作快的特點。
WHPPTC由聚合物原料摻合導電顆粒制成的,如圖3所示。在正常溫度下,原材料結晶狀結構將導體顆粒緊密束縛在一起,形成多個低電阻通路。當大電流通過或周圍環境溫度升高導致WHPPTC元件的溫度高于動作溫度時,聚合物中的晶體融化而變成無規律排列,體積微膨脹、低電阻通路斷開,導致電阻迅速增加。
圖3 聚合物PTC的結構圖
WHPPTC的工作原理如圖4所示。圖4中的點1溫度較低,產生的熱和散發的熱達到平衡。但是,當電路中流過較大的電流或產生過多的熱時,使WHPPTC元件的溫度升高,不過,若電流或環境溫度增加不顯著,WHPPTC元件產生的熱可以散發到外部環境中,從而在點2達到平衡。
當電流或環境溫度再增加時,WHPPTC元件的溫度會再達到一個更高的溫度,如圖3中的點3,此時如果電流或環境溫度再進一步增加,WHPPTC元件產生的熱量大于散發出去的熱量,使得其溫度迅速增高。在這個階段,很小的溫度變化就會產生很大的阻值變化,這一現象可從圖3中的點3到點4之間的變化看出。這時WHPPTC元件處于保護動作狀態,其阻值升高限制了通過電路中的電流,從而實現過電流保護功能。當溫度回降到正常溫度時,WHPPTC元件又回到低電阻狀態。
圖4 WHPPTC的溫度與阻值變化曲線
圖5表示WHPPTC高分子聚合開關元件過電流/過溫度后,當過電流/過溫度故障消除后,WHPPTC元件阻值的恢復曲線??梢娂词谷舾尚r后,WHPPTC元件的阻值仍然大于初始阻值,電阻的減降將需持續一段較長的時間,最終電阻才會接近初始電阻,這個時間可能是幾天、幾個月或更久。但是,在實際應用中,要使WHPPTC元件的阻值恢復到初始值是不現實的。所以在選用WHPPTC元件時,在決定WHPPTC的保持電流時就應考慮WHPPTC元件動作后并恢復1小時后的初始電阻RImax這個參數。
圖5 WHPPTC的阻值恢復曲線
![]() |
雷電接口FAQ |
2011年年底蘋果悄然發布了新一代的MacBook Pro系列筆記本產品,這代MacBook... |
![]() |
WHPTC在大功率LED照明的應用 |
LED燈具有色彩豐富,壽命長,節能經濟環保等優點而被日益廣泛應用,但是由于LED... |
![]() |
自恢復保險絲LED照明過流保護和熱管理系統應用 |
LED燈具有能耗低,壽命長等優勢開始逐漸代替現有的白熾燈照明,但是LED照明... |
![]() |
PTC自恢復保險絲與陶瓷PTC的性能比較 |
聚合物PPTC的主要優點有:常溫零功率電阻可以作得很小,大電流產品只有幾個... |
協同電路保護方案使通信設備免受損害
在通信設備的正常使用過程中,由于惡劣的電磁環境可能造成個別元器件的損壞,導致通信設備不能正常工作,造成重大損失。為了確保通信設備的安全,通常在通信設備中設計有關保護電路。常用的保護器件按工作原理劃分,主要有過電壓保護、過流保護、過溫度保護和EMI保護等幾大類。根據實現保護的不同方法,相同功能的保護器件也有不同種類可供選用。在實際運用中,為了確保滿足設備的保護和可靠性要求,保護電路往往采用多重協同保護(多級保護)。
通信設備電路的保護
瞬態干擾的特點是作用時間極短,但電壓幅度高、瞬態能量大。在通信設備的正常使用過程中,交流電網和通信線路上會出現雷擊浪涌電壓、火花放電等EMI瞬態干擾信號。當瞬態電壓疊加在控制系統的輸入電壓上,使輸入通信設備系統的電壓超過系統內部器件的極限電壓時,便會損壞通信設備的電源;當瞬態電壓疊加在通信線路上時,瞬間高壓便會損壞信號環路中傳輸、控制的元器件。另外,由于電力線搭碰、感應,通信電路上有可能出現持續的過電壓、過電流,如不加保護也有可能損壞通信電路或器件,甚至造成火災和生命財產損失。所以,必須采用恰當的保護措施,對通信系統及設備進行防護。
通信設備電路常用保護器件與工作特性
過電壓保護器件通常有高阻抗特性,當電壓達到它的過電壓保護值以上時,就轉換到低阻抗;一旦過電壓故障消失,保護器件會返回到高電阻狀態,是一種可恢復器件。常用的過電壓保護器件有SiBar(半導體晶閘管浪涌保護器件)、TVS(瞬態電壓抑制器)、MOV(金屬氧化物可變電阻)、和GDT(氣體放電管)等。
相反,過電流保護元件通常有低阻抗特性,當通過它的電流達到過電流保護值以上時,轉換到高阻抗。常用的過電流保護器件有WHPPTC自恢復保險絲(聚合物正溫度系數)、CPTC(陶瓷正溫度系數)等,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可重置,而不像保險絲為一次性的不可恢復器件??苫謴瓦^電流保護元件的優勢很明顯,一旦過電流故障消失,保護器件冷卻后會返回到低電阻狀態。
1.過電壓保護器件SiBar
過電壓保護器件按工作原理可以分為鉗位型過電壓保護器件和折返式過電壓保護器件,常用的鉗位型過電壓保護器件有MOV(MetaloxideVaristors)和二極管,而折返式過電壓保護器件有GDT和可控硅過電壓保護器件。折返式過電壓保護器件的I/V曲線如圖1所示,它較鉗位型過電壓保護器件具有體積小和功耗低的優點。SiBar就是一種基于N型半導體的折返式可控硅浪涌電壓過電壓保護器件(TSP)。
圖1 折返式過電壓保護器件的I/V曲線
SiBar在浪涌電壓超過擊穿電壓時起分流的作用。當浪涌電壓超過擊穿電壓時,SiBar工作在保護特性曲線的低阻區,形成一個低阻通路,有效地降低過電壓。SiBar器件保持低阻狀態直到流過該器件的電流下降到低于保持電流。在過電壓事件過去之后,SiBar器件自動恢復到高阻狀態。
2.瞬態電壓抑制器
2.1.瞬態電壓抑制器的工作原理
瞬態電壓抑制器的電路符號與普通穩壓二極管相同,縮寫為TVS。它的正向特性與普通二極管相同,反向特性與典型的PN結雪崩器件相同。在浪涌電壓的作用下,瞬態電壓抑制器兩電極之間的電壓由額定反向關斷電壓VFM上升到擊穿電壓VBR,產生擊穿。隨著擊穿電流的出現,流過瞬態電壓抑制器的電流將達到峰值脈沖電流IPP,在其兩端的電壓被鉗位到最大鉗位電壓VC以下。
然后,隨著脈沖電流按指數衰減,瞬態電壓抑制器兩電極間電壓也不斷下降,最后恢復到初態,這就是瞬態電壓抑制器抑制可能出現的浪涌脈沖功率,保護電子元器件的工作過程。
目前,瞬態電壓抑制器已被廣泛應用于計算機系統、通信設備、交/直流電源、汽車、電子鎮流器、家用電器、儀器儀表(電度表)、RS232/422/423/485、I/O、LAN、ISDN、ADSL、USB、MP3、PDAS、GPS、CDMA、GSM、數字照相機的保護、共模/差模保護、RF耦合/IC驅動接收保護等各個領域。
瞬態電壓抑制器主要有反向斷態電壓(截止電壓)VRWM與反向漏電流IR、擊穿電壓VBR、脈沖峰值電流IPP、最大鉗位電壓VC、脈沖峰值功率Pm、穩態功率PO和極間電容Cj等參數。
2.2.瞬態電壓抑制器的分類
瞬態電壓抑制器按極性可以分為單極性和雙極性兩種,單向瞬態電壓抑制器的特性與穩壓二極管相似,雙向瞬態電壓抑制器的特性相當于兩個穩壓二極管反向串聯。
按用途,瞬態電壓抑制器可以分為通用型瞬態電壓抑制器和特殊電路適用的專用型瞬態電壓抑制器。如果按封裝及內部結構劃分,瞬態電壓抑制器又可以分為軸向引線、雙列直插瞬態電壓抑制器陣列(適用多線保護)、貼片式、組件式和大功率模塊式等。
3.金屬氧化物可變電阻
金屬氧化物可變電阻(MOV)是一種陶瓷元件,其應用越來越廣泛。它是由氧化鋅微粒組成的多晶半導體過電壓抑制器件,典型應用產品是氧化鋅壓敏電阻。利用其良好的伏安特性可以將沖擊電壓限制在一定范圍內。其主要技術參數有通電流能力、沖擊擊穿電壓和殘電壓。
金屬氧化物可變電阻能承受較大的電流沖擊,具有較快的響應速度,可達到毫微秒級,價格較便宜。金屬氧化物可變電阻的不足之處在于它的體積和電容值較大,存在一定的漏電流,如果質量不好,漏電流將逐漸增大甚至損壞;同時金屬氧化物可變電阻的殘電壓較高,鉗位效果較差。沖擊電流越大,鉗位電壓就越高,反復沖擊耐受能力差,它多次受沖擊后工作特性變壞,會影響到其使用效果和工作壽命。
4.氣體放電管
氣體放電管(GDT)是把一對放電間隙封裝在充以放電介質(如惰性氣體)的玻璃或陶瓷中的器件。常用氣體放電管的沖擊擊穿電壓在一百多伏到幾千伏,一旦沖擊過電壓達到沖擊擊穿電壓時,氣體放電管內的氣體電離,其由原來的開路狀態變為近似短路狀態。
由于氣體放電管可以容納較高的脈沖電流、電容較低,但脈沖電壓擊穿滯后較多,一般用氣體放電管作為第一級保護元件,常用的氣體放電管的外形如圖2所示。
圖2 常用氣體放電管的外形圖
5.正溫度系數(PTC)電阻器
實用中,正溫度系數(PTC)電阻器可用于過電流/過溫度保護的應用場合,是一種限電流固態元件。PTC電阻器在正常溫度下呈現歐姆特性,當超過一個特定溫度以后,電阻值急劇上升104~106倍。當故障排除之后,PTC電阻器能自動恢復到低電阻狀態,重新接通電路,因此使用中不需要維護。使用中,PTC元件和被保護電路串聯連接,當電路中的電流迅速增加時,PTC的電阻迅速增加,從而限制電路過電流,實現對被保護對象的保護,這一過程被稱之為PTC的“動作效應”。
PTC按材料構成又可以分為WHPPTC自恢復保險絲和CPTC兩大類,WHPPTC為聚合物正溫度系數電阻器,CPTC為陶瓷正溫度系數電阻器。WHPPTC器件是一種較新的技術,它克服了陶瓷器件的缺點,具有體積小、電容小、動作快的特點。
WHPPTC由聚合物原料摻合導電顆粒制成的,如圖3所示。在正常溫度下,原材料結晶狀結構將導體顆粒緊密束縛在一起,形成多個低電阻通路。當大電流通過或周圍環境溫度升高導致WHPPTC元件的溫度高于動作溫度時,聚合物中的晶體融化而變成無規律排列,體積微膨脹、低電阻通路斷開,導致電阻迅速增加。
圖3 聚合物PTC的結構圖
WHPPTC的工作原理如圖4所示。圖4中的點1溫度較低,產生的熱和散發的熱達到平衡。但是,當電路中流過較大的電流或產生過多的熱時,使WHPPTC元件的溫度升高,不過,若電流或環境溫度增加不顯著,WHPPTC元件產生的熱可以散發到外部環境中,從而在點2達到平衡。
當電流或環境溫度再增加時,WHPPTC元件的溫度會再達到一個更高的溫度,如圖3中的點3,此時如果電流或環境溫度再進一步增加,WHPPTC元件產生的熱量大于散發出去的熱量,使得其溫度迅速增高。在這個階段,很小的溫度變化就會產生很大的阻值變化,這一現象可從圖3中的點3到點4之間的變化看出。這時WHPPTC元件處于保護動作狀態,其阻值升高限制了通過電路中的電流,從而實現過電流保護功能。當溫度回降到正常溫度時,WHPPTC元件又回到低電阻狀態。
圖4 WHPPTC的溫度與阻值變化曲線
圖5表示WHPPTC高分子聚合開關元件過電流/過溫度后,當過電流/過溫度故障消除后,WHPPTC元件阻值的恢復曲線??梢娂词谷舾尚r后,WHPPTC元件的阻值仍然大于初始阻值,電阻的減降將需持續一段較長的時間,最終電阻才會接近初始電阻,這個時間可能是幾天、幾個月或更久。但是,在實際應用中,要使WHPPTC元件的阻值恢復到初始值是不現實的。所以在選用WHPPTC元件時,在決定WHPPTC的保持電流時就應考慮WHPPTC元件動作后并恢復1小時后的初始電阻RImax這個參數。
圖5 WHPPTC的阻值恢復曲線